战壕不光是曲里拐弯,每隔三十米都还要挖掘能供一个步兵班藏身的圆形战壕,哪怕是近万人齐力劳作,想在20个小时内完成也并不是个简单事。
更何况在嘉富江畔200多米处还要构筑超过两排横着的真正野战战壕。
是的,由城西寿怀城一直延伸至王国军校江畔的曲线型野战战壕并不是用来阻敌所用,而是要撤回在嘉富江畔阻击渡过嘉富江黑鹰帝国军的谢云生48团所用的。
在黑鹰帝国军有舰炮和飞机的威胁下,将军队放在毫无遮拦的平原向12里外行军,几乎就是将官兵置身于死地。但有了可以防炮的野战战壕,可就不一样了。
别说火炮不可能精准的炸到宽不过2米的战壕里,就是超低空飞行的飞机,也不可能那般轻易得逞,再说了,真以为飞机天下无敌?当低于150米,集火的轻重机枪火力足以将飞机打得千疮百孔。
螺旋桨式飞机400多公里的速度可真比子弹飞得慢多了,要是搁未来,装着推力动不动就是上十吨发动机的喷气式发动机几乎都不用开炮,以超音速在低空敌人头上来这么一波都能把人给震得七荤八素的。那别说用枪了,能站得起来都算你本事。
有了这条耗费巨大人力的野战战壕,足以保证打完阻击的步兵团大部分人都能顺利撤回寿怀城和黄宿城阵地。毕竟,嘉富江畔打阻击的目的不是将数万黑鹰军挡在江那边,而是拖延时间顺便多杀点儿黑鹰帝国人罢了。
城内尚有三个步兵团的兵力,但他们可也没闲着,每个步兵班都抽出两人和连长一起在各自防守区域的地下管网里熟悉密密麻麻的的通道和出口。他们必须知道地下和地上对应的位置并用地图标注出各对应位置。否则,本来想的是打黑鹰军屁股,却带着弟兄们钻到黑鹰军枪口前,那可就大大的糟糕了。
当然了,为了方便各部官兵从出口出去打黑鹰帝国人,各出口和其上方的建筑都被43军官兵们用丘铜州话做了简单的标记和说明,但那,估计也就丘铜州人能看懂,别说黑鹰帝国人了,其他各州人看了估计都得麻爪。
比如"打狗日个瓜娃子"那意思是上面出口很隐蔽,可以出去干黑鹰帝国人。又比如"血股淋铛",那意思是出口有些危险,若要出去就得小心,别被黑鹰帝国人阴了。诸如此类,反正对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丘铜人的第43军官兵来说是足以提示了。
而出口上方的建筑和巷道更是被这帮没读过多少书的丘铜人们用丘铜州境内的名山大川以及大河来命名,一条小弄堂有可能就被称作"嘉陵江",一座二层小楼或许就是"峨眉山",不起眼的民居也许就是"青城山"。
这导致日后,由营部直接通过地下管网公共广播直接下的命令基本都是:"二连,天黑后给老子拿回青城山,狗日的四排长,嘉陵江是你的防区,丢了老子毙了你。"
这搞得很有种就在此地指挥方遒丘铜州大战的意思,就连第43军军部干脆也以此为代号在城防地图上进行标志,陆军中将询问各团战况时也照此询问,甚至为节约时间在电话不通时不惜以明文电讯。
这让已经攻入城内努力切入第43军通讯网的黑鹰军,很懵逼啊!小小的黄宿城,有这么多山和河流吗?
而且,在林立的提议下,为防止黑鹰军动用毒气对地下管网进行攻击,第43军将全军为数不多的2000多具防毒面具全部下发到管网内,由各团团长按照防守区域分发,同时,扩大出风口。好在地下管网在建设的时候,为防止沼气中毒,就设计了为数不少的出风口,除非是占领了全城的黑鹰军将这些出风口一一堵死,否则黑鹰军想将毒气充斥遍布全城的地下管网那是痴心妄想。
当然了,如果黑鹰军能占领全城,让他们堵死出风口也无妨,那几乎就证明着43军已经全体战死,他们的战斗任务结束了。
除了忙着熟悉地形并绘制地图的官兵,地面上的3个步兵团也没闲着,他们得对第二层防线的城墙工事进行布设。城头上的沙包工事其实工程量并不大。从一开始,各步兵团就没打算在城墙头上摆多少兵力。
现在可不是冷兵器时代,躲在城墙垛后面打打冷枪就可以大量杀伤黑鹰帝国军,黑鹰帝国人的榴弹炮或许没那么准能直接轰到宽不过3米多的城墙之上,但黑鹰帝国人的步兵炮可绝对是攻城利器。将大量兵力摆在城头,那就是给黑鹰帝国人送菜,这帮上校们才不会那么傻。
别以为黑鹰军在北部在东部战场都取得胜利是他们的步兵有多强,能一而再再而三打败王国军队,那是他们的火炮足够多,或许他们的枪法和拼刺术以及身体素质都比王国军人强,但若是论战场上的生存能力,这个时期的王国军人可真不比他们差,甚至还要更强。
黑鹰帝国人,除了五年前在海城和四年前在青宁郡跟王国较量过,已经很久没有参与过战争了,而王国军队,这么多年来国内形势不稳,各州军阀为了利益互相厮杀,可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尤其是丘铜军,从1925到1935,各派系大佬之间争端不断,你打我杀的犹如家常便饭,虽然强度远不如现在的战争,但战场保命的绝活儿可是学到了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