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尚倒不是跟曹真有什么矛盾,他其实给曹真传递过蜀军增兵的紧急军情,让曹真随时做好支援潼关的准备的。
但是呢,天子那边,夏侯尚必须上书说明情况——为什么自己已经带兵解围了潼关,还滞留潼关不归。
别忘了,夏侯尚是护军大将军,他的职责是拱卫天子中军,而他带领的中央禁军,还是曹叡身边最后的一支禁军部队。
带着这么一支部队外出征战,滞留不归,不可能不告诉天子知道。
可问题是,夏侯尚这么一上报,曹叡接到战报却是吓了一大跳。
前两天才刚刚接到曹真的请奏疏奏,得知曹真把九万步骑联军给浪的就剩下两万五千人了,曹叡当时差点就一口气没缓上来。
要不是曹叡还年轻,比他老爹的身体素质要好上那么多一点,估计也得两眼一黑。
现在好了,前面的战果还没消化完,夏侯尚又给自己带来了噩耗。
曹真再浪,终究还是带着数万士卒退回了关内,潼关失而复得,终究是保住了司隶地区的屏障。
现在夏侯尚送来告急战报,说蜀贼聚兵六万进攻潼关,而夏侯尚手里只有一万人驻守潼关潼关要是再失守的话,那曹叡真的要考虑,是不是移驾回邺城了。
曹叡赶紧命人找来刘晔,陈群,向这两人问计。
倒不是曹叡自己没有应对方案,实在是.现在整体的局势非常的复杂。
宛城那边的局势也非常的紧张,司马懿几乎每隔三天就有一封求援书信到来,希望曹叡尽快给宛城派出援兵。
曹叡确实在曹真退回关内后,给曹真送去诏书,希望他在休整结束后,尽快领兵去宛城救援司马懿。
但曹叡同样也知道,曹真退回关内的军队军心不振,战斗力堪忧,因此给了曹真十天的时间休整部队。
可现在,潼关同样告急,如果曹真率兵去支援宛城的话,谁来支援潼关?!
但凡曹叡手头还能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出来,也不至于让曹真绕那么大一个圈子去支援宛城。
所以,曹叡现在需要做出取舍,到底是救宛城,还是救潼关。
这就不是曹叡自己一个人琢磨一下就可以做出决定的,曹叡必须征求朝中重臣的意见。
而如今在洛阳,有一定的军略能力,又能代表朝中重臣意见的人,也就只有陈群,刘晔两人了孙资和刘放常年负责政务,这方面他们插不上嘴。
曹叡还是很清楚,什么事情该问什么人的。
可问题是,这么大的事情,刘晔和陈群也有点拿不准主意啊。
宛城司马懿那边传来的战报,写的是非常严重的。
蜀贼九万荆州军围攻宛城,经过快一个月的围城强攻,硬拼消耗后,如今宛城守军已经从开战前的三万人,下降到两万人左右了。
伤亡三分之一,宛城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再没有足够的援军前去宛城支援的话,继续这么伤亡下去,宛城守军士气早晚会崩溃掉的。
而武关方面,根据司马懿和郭淮的联合奏报,蜀贼在武关道外集结了四万兵力,但由于武关道狭窄,真正能进入武关道驻扎,进攻武关的蜀贼兵力只有一万余人,这点兵力,还不足以对有七八千魏军驻守的武关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宛城。
一旦宛城失守,武关就算是被人切断了和中原之间的联系,失去了继续坚守的价值.宛城在,武关在,宛城一丢,武关也守不住。
到时候,中原腹地不仅门户大开,甚至要面临十余万蜀贼的进犯。
因此,早前的计划,就是让曹真对自己麾下残存的司隶军稍作休整,然后让曹真直接领兵去支援宛城。
只要宛城不丢,司隶的安全就有足够的保证。
但现在.潼关那边蜀贼也增兵了,而且一下子就是增兵三万。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的话,那潼关方面也会面临被攻破的危险。
而一旦潼关再次被攻破的话,蜀贼甚至不需要从宛城绕一圈来进攻洛阳,只要跨过一个弘农郡,前方就是洛阳。
要命的是,现在曹叡已经拿不出任何兵力去阻挡了。
嗯,至少官面上的兵力,全都派出去了.至于私底下的兵力征召,一直不算太顺利。
这就是现在面临的两难局势,刘晔和陈群都在认真思考应对之策。
刘晔想了半天,首先说道,“蜀贼虽占四州之地,然凉州贫瘠,三万兵马入关作战已是极限,雍州新定不足十年,丁口未附,四万余郡兵也在情理之中蜀贼又从何处,调来这三万精兵?!”
刘晔在第一时间,对汉军的兵力表现出了质疑。
主要是所有汉军的总兵力,如果前线战报无误的话,加起来实在是太多了些。
宛城方向,根据司马懿的说法,荆州兵有九万这兵力就离谱,蜀贼不要荆州了么?!真当孙权是重信守诺的君子?!
而武关方向,如果郭淮没有谎报军情的话,四万蜀贼,应该是已经包括了益州郡兵了吧。
那么问题来了从现在的所有情报来看,蜀贼前后已经凑了二十万军队出来了,蜀贼又从哪里凑出来的三万兵马去支援潼关?!
以蜀贼的丁口数量,要支撑这二十三万兵马的话,哪怕以穷兵黩武的标准,至少也需要三百万丁口,但实际来说,没有五百万人口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这些年蜀贼的发展是快,但这么多兵马,基本是举国之力了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