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慕人招来唐好、唐汉、唐川三个儿子密议。
唐慕人问道:“你凤姑妈那边反应怎样?”
唐好道:“他们跟没事人一样,没什么过激的举动。”
唐慕人松了口气,说道:“也好,叫底下的弟子们盯紧一点。圣教使者不日便到,我不想因为族老会,生出其他事情。”
唐好道:“圣教看中咱们唐门,正好借助他们的势力,一展唐门宏图,偏生凤姑妈回来,十叔、十二叔他们又不安份。”
唐慕人道:“老十、老十二向来不满咱们长房,哼,你们三叔、四叔、五叔都站在咱们这边,凭他们两个人能搞出什么花样?”
唐好道:“十叔、十二叔那边,我让老二吩咐唐真盯着,三妹虽然行事任性,但名声在外,应该弹压得住。”
唐慕人心想:“什么名声啊?简直臭名昭著。”
他问唐汉:“你七叔哪里,不能放松,他性子懦弱,被别人撺掇一下,难免改变主意。”
唐汉道:“七叔和十九姑妈同属三房,不过十九姑妈疯疯癫癫的,七叔没个帮手商量,翻不起啥子大浪。”
唐慕人思量来思量去,觉得事情都在掌控之中。
格老子,什么族老会?就算召开了又如何?
最后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旁支那些人,根本就是无事生非,只想争口气罢了。
大事要事,只能由唐门的嫡系、长房决断。
想到这里,他挥手让唐好、唐汉退下,单单留下唐川。
唐川斯斯文文,白白净净,不像个习武之人,倒像个书生或者富家少爷。
不过唐川头脑精明,见事极快,做生意精通,可谓经商的一把好手。
跟圣教合作,其实和做生意差不多,必须以最小的本钱,争取最大的利益。
所以他留下唐川商议。
唐慕人也不掩饰,直接问道:“你觉得咱们跟圣教应该怎么谈?”
唐川笑道:“上次掌门人提出,本门加入圣教,必须担任副教主一职,圣教没有回复。副教主的位置,说白了只是个虚衔。可见,圣教真正要的,并非唐门的众多高手和江湖势力。”
唐慕人道:“你觉得,圣教真正想要什么?”
唐川道:“上次使者不断打听大理那边的白夷、乌蛮等部族的情况,试探本门和这些部族的关系,孩儿觉得,圣教意在大理。”
唐慕人道:“大理有什么了不得的门派,值得圣教格外关注?”
唐川摇头道:“我说的不是大理的江湖,而是大理国。”
唐慕人啊的一声,他乃一代枭雄,野心勃勃,当然一点就明。
圣教的背后站着天朝朝廷。
圣教联合唐门,目的不仅仅是控制西南武林,而是借助唐门在大理少数部族的关系及影响力,剑指大理。
天朝朝廷的最终目标就是吞并大理国。
只要唐门加入了圣教,再振臂高呼,联合大理的少数部族出人出粮,天朝大军便可以长驱直入,攻占大理。
多年来,唐家堡利用自己的庞大财力物力,不但与川蜀、黔南存在商贸往来,类似兵器、蜀锦、茶叶等物,更是源源不断输送给大理北面的几个少数部族。
想通了其中关窍,唐慕人的脸上渐渐绽放笑容,联合圣教,帮助朝廷拿下大理,可谓奇功一件。
届时本门的声势,自己的荣华富贵,简直不可想象。
唐慕人低声吩咐道:“跟圣教使者如何谈判,你去弄几条建议,我好参详参详。”
唐川笑道:“孩儿晓得啦,机会难得,这次必须卖个好价钱。”
唐真任性泼辣,但不等于愚蠢无脑。
既然答应了二哥唐汉,在族老会之前,监视旁支的十叔、十二叔的动向,她便会提前安排、尽心布置。
唐汉没有下令。
因为这个妹妹油盐不进,平日就蔑视长辈权威,更何况,她刚刚在众目睽睽下挨了掌门人一记耳光。
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招惹。
所以唐汉几乎是腆着脸、陪着笑去哀求自己的妹妹帮忙。
看在同胞手足的份上,唐真才勉强答应。
今日便是族老会举行的大日子,一早,唐真便招来几名唐门弟子询问,这几个人,是她早就安排好监视、查探十叔、十二叔那边情况的心腹手下。
唐真问道:“这两日,十叔、十二叔庄子那边,都有什么异常?”
一名弟子道:“十爷、十二爷庄子平时客人就不多,这两日就是镇上染布坊的唐溜子去过,说是给十爷送染好的布料。”
唐真秀眉一蹙,说道:“唐溜子?小人物一个,没啥子本事。还有没有?”
另一名弟子道:“小的负责后门那边的,前天夜里、昨日夜里十六爷偷偷来过,呆了约莫半个时辰就匆匆走了。”
唐真心里盘算:那十六叔乃是旁支里的富户,既不是族老,在镇上也没有什么号召力。他来凑什么热闹?
转念一想,十六叔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些人有些事,就得靠银子才能办得成。
唐真决定,先找十六叔盘问一番,那个人一向胆小懦弱,如果旁支的人暗中搞鬼,说不定能从此人嘴里挖出一点秘密。
唐家镇镇外有一片缓坡,那是那一片绿油油的茶园。茶园旁边有一条乡间小道,直通镇里。小道旁有一个木头窝棚。平时十六叔就在窝棚内看守茶园。
川茶、蜀锦乃西南名产,唐集镇的茶叶品质上乘,远近驰名,因此十六叔赚得盘满钵满。但他为人小气吝啬,不肯多雇些帮工,因此平日多数由自己亲自看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