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一旦让袁绍先行统一了北方,稍作整顿之后南下进攻,秦霄就会处于被动。
虽然说,秦霄不认为曹老板会让袁绍统一北方的步伐太过顺利,但现在确实是大肆扩张的好机会。
之前不肯扩张,是担心成为众矢之的。
但在袁术、孙坚一死一残之后,真正能对秦霄形成威胁的就只剩下一个袁绍,后者还被公孙瓒和曹操所牵制。
这种情况下,秦霄就不怕高调了。
……
刘备大营中,信使被秦霄赶回去之后,向刘备汇报了秦霄开战的意图。
“哼,此人太过张狂!”
一脸大胡子的张飞气得大叫道:“大哥,给我两万精兵,我去砍了那秦贼的脑袋来献给大哥!”
关羽一把按住张飞的肩膀,劝说道:“三弟,不要着急,听大哥怎么说!”
“哎!”张飞看了看一脸镇定的关羽,又看了看摸着胡子沉吟不语的刘备,急的说不出话来,憋了半天,只得重重叹了口气,坐到一旁生闷气去了。
关羽从心底来说,其实也更倾向于打。
但和性格冲动的张飞不同,关羽更能够冷静下来思考问题。
双方的兵力差距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虽然兵力数量差的不多,但关羽很清楚,徐州军的战力,和对方肯定是没法比的。
一边是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另一边,只看队列和士气,毫无疑问都是精锐之师。
真要打起来,即便关羽对自身的武力再怎么自信,也不敢说一定能打赢。
毕竟,个人能力强是一回事,但要“逆天改命”,也没那么容易。
“大哥。”
关羽沉吟片刻,开口道:“真要打起来的话,我们的胜算恐怕不足三成。”
其实,三成胜算都是往高了说的。
在关羽看来,如果没有自己兄弟三人的个人武力和统兵能力,换个平庸的将领,恐怕连半成胜算都不会有。
但凭着自己三兄弟在,就有了至少三成的胜算。
当然,三成胜算,也未免低了些。
至少不应该下重注去赌。
自己家底薄,输不起。
而对付占据着广袤的领土,即便输了这一场,只要人还在,随时都能卷土重来。
刘备也知道这一点,叹了口气,惆怅道:“只是,那秦侯咄咄逼人,不肯退兵。莫非,非要我们割地求和吗?”
“割地求和也未免不可。”
听到割地,关羽眼神闪烁,第一反应先是不可能。
但紧接着,关羽又想到了南方发生的变故,立即道:“平时当然不能割地求和,这等于慢性死亡。但现在的局势……只要能争取时间,割地求和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顿了顿,关羽沉声道:“大哥,莫要忘了,南边发生了什么?!”
“你是说……扬州?”
刘备眼睛一亮。
袁术和孙坚拼的两败俱伤的事,当然瞒不过刘备。
事实上,在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刘备早就后悔招惹秦霄了。
早知道袁术会和孙坚拼到这地步,招惹秦霄干嘛啊?
趁着南边两家两败俱伤的时候去趁火打劫那不香吗?!
不过,现在这么做,倒也不晚。
但还有一件事,让刘备颇有些纠结:“只是,我们一仗不打,岂不是直接卖了荆州牧?”
荆州牧就是刘表。
刘表和刘备结盟共同攻秦霄,那边都打了一个多月,这边还始终没有开战。
就算刘备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但他确实背弃了盟约,这是不争的事实。
关羽知道刘备顾虑着什么,当即道:“为匡扶汉室,即便承担些许污名又如何?!大哥身负重任,切切不可妇人之仁!”
这话并非是替刘备找借口,而是关羽从心底里就是这么想的。
他认为,刘备确实是能匡扶汉室的忠义之人。
而荆州牧刘表,虽是汉室宗亲,但却有割据一方之不臣。
若是能损伤刘表的利益而让刘备得以壮大发展,关羽认为是值得去做的。
——至少在这个时期,关羽心里想的,还是匡扶汉室,而不是让自己的大哥当皇帝。
“那就这么定了!来人!”
刘备一边喊人,一边找来笔墨,开始写信。
在写到割让地盘的时候,刘备犹豫了一阵,一咬牙,直接写道:“愿割琅琊、东海、彭城三郡以乞和,共缔盟约,互不侵犯!”
一仗都不打,直接割让三郡之地,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刘备的魄力之足。
三郡之地,占了徐州一半的领土,对刘备来说,绝对算是下了血本了。
若是不能在扬州获取足够多的利益,这一波绝对是亏到姥姥家。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是秦霄真的同意了刘备的求和,刘备绝对有把握,在扬州狠狠地咬下一大块肉来。
不但能弥补自己的损失,甚至还能将自己的势力再次扩大一大截。
只是……
还没等这封信送出去,就有卫兵慌慌张张地赶来汇报道:“不好了!主公,敌军大军开拨,直奔我军中军主力而来!”
双方的营地距离并不远,只有十几里路程。
斥候这个时候报信过来,几乎意味着对方已经走了一小半的路了。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脸色一变,异口同声道:“传令全军集结备战!”
……
秦霄并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刘备割地求和的书信。
不过即使知道这一点,也不会改变秦霄的想法。
趁着刘备还没有起势的时候直接将他按死,对于秦霄来说,才是最安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