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别说新帝能不能顺利继位,先帝的丧事能不能办下去,还不知道呢?亏得景清是读书人,“八王之乱”怎么来的,他不知道吗?
就在蓝玉拱手要劝谏,新帝不可因为愚孝,误国家大事之时,朱雄英却抬手制止了他。
“景御史之言,朕深以为然。朕是顺位继承的,有什么好遮掩的。”
“但诸公之言,也不是没有道理,几十万军队开到应天来,的确不像话。”
“你们,能不能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既让先帝体面的入陵,也不让朕及诸王子孙,背负不孝之名!”
折中的办法?啥办法啊!先帝崩了,新皇继位,不让诸王带护卫来,他们敢来吗?别看他们平时蛮横的很,这节骨眼,没人干这种傻事。
就在诸臣面面相觑之时,右都御史-刘璟,上前拱手进言:“皇上,先帝一生简朴,弥留之际尚且不忍耗费民力,质朴之意,臣等感佩莫名。”
用刘璟的话说,先帝尚且如此简朴,诸王凭什么比他们的父、祖架子还大呢?且国丧是有期限的,让他们带足仪仗奔丧,等着都到京师,猴年马月!
既然都是忠臣孝子,那就得以先帝为重,随行人员不宜过多,以免拖延时间。只需在上谕中写清父子人伦之道,新帝期盼他们早日回归,命诸王仅率百人队护卫入京即可。
大明帝国,洪武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哪有那么多匪类截道,他们带那么多军队能干什么,想干什么?但凡是忠臣孝子,没人不会体谅新皇的一片孝悌之心的。
听了刘璟这话,蓝玉等人也不说,百人规模的卫队,那就没问题。而且,这球还给他们踢了回去,谁不从,就是不孝,更是不忠的举动。天下人要笑话,也是笑话他们。
“仲璟知朕心矣!好,就由仲璟执笔草拟吧!”
敲定了奔丧的事宜,朱雄英又看了一眼,躺在榻上的朱元璋,面色悲怆的说道:“晓谕天下,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洪武皇帝驾崩了!”.......
喜欢大明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haobiquge.net)大明太孙朱雄英好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