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大道上一伙骑兵沿路前进,骑兵人数不多,个个手持火把,在黑夜中如若点点聚群飞舞的流萤。
骑兵不快不慢的奔驰了一段时间之后,“吁~”刘玄德勒住缰绳,遥指远处,刘备转头笑着对跟过来的简雍说道,“看,前边便是。”
简雍闻言朝远眺望,他看到,前方道中,宿营篝火一堆一堆排在道路两侧,明显是有大量人马驻扎于此。
李孟羲领人在外屯田,走的远了,夜里也不回城了,直接就待外边了,虽说李孟羲带了许多战兵,但刘备不很放心,所以连夜找来了。
刘备朝前赶去,不大一会儿,还没接近篝火处,对面便先有骑兵迎了过来。
两下快要接近时,还有三五十步的时候,对面骑兵出声喝止了刘备等人。
黑夜里,看不清人,但从对面火把的动向明显看到,对面出迎的十数骑兵似是在排兵布阵,本来缭乱的火把片刻间就摆成了一个整齐的三角形状。
此一幕,别说简雍没见过,刘备也没见过啊,这可是李孟羲第一次独自领兵在外。
对面出迎的骑兵锥阵已经摆成,尖部正对着刘备这边,再一对比,刘备这边火光散乱,对面火光齐整阵势已摆好,若两下冲突立起,胜败将立分。
刘备和简雍还在观望,锥阵离队一骑朝这边赶来,到了跟前,骑兵拿火把往前一照,看清了是刘备,然后认真的看了刘备几眼,确定是没认错。
“呀!是玄德公啊!”骑兵露出了笑容,骑兵回头喊了一声,“是玄德公来了,不是敌情!
是玄德公来了!不是敌情!”
连喊两遍之后,骑兵回头对刘备笑了笑,调转马头,给刘备在前带路。
跟着骑兵朝前过去,刘备看着对面的锥阵依然保持着一动不动,对骑兵们的警惕与严谨,刘备暗自点头。
不一会儿,接近营地了,刘备见到领头的廖化,笑道,“元俭,还未歇息?”
廖化马上抱拳一礼,说到,“奉军师之令,某全夜守营。”
刘备顿时就笑了,李孟羲领的不过是屯田队而已,不过是在外扎营而已,却弄的跟在外打仗一样。
往廖化等一众骑兵身后瞅了瞅,见士卒们在挪开堵路的树桩子,更后边,篝火的光亮下,能看到有弓弩手在散开。
刘备问,“军师何在?”
廖化答,“睡下不久。”
一句话透露出了很多信息,此时夜已经很深了,李孟羲方睡下不久,可见忙碌到了很晚。
刘备径自去找李孟羲,沿着路往前走,一路上,篝火堆的是整整齐齐,路左右的篝火,左边篝火在哪,右边必然也在哪,与之相匹配的,民夫和战兵们的宿营帐篷也排的整整齐齐,很鲜明的李孟羲的风格。
往前走了一段,前边篝火没有了,路两边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火把架子,火把架子高度很高,因而火光下照亮了大片区域,把路上都照的明晃晃的。
看到火把架子的时候,简雍很是抬头看了两眼,在科举考试的时候,晚上照明的也是这种上边带有宽大木板的木头架子。
扎营的中心地带,似乎是一个十字路口,当中一顶帐篷正好是处于十字路口中心矗立在那里。
刘备一见中军帐的位置,刘备便笑了,这个扎营方法,可是跟皇甫嵩学的。
野外行军扎营之时,旷野里地形复杂,唯独道路当中和道路附近地势最为平坦整洁,故,沿路扎营最为合适。
可,沿路扎营则就会导致营地拖拉太长,容易前后不接,若遇袭,容易首尾难顾。
沿路扎营,又不使营寨拖拉太长,那么两相考量,最好的扎营地点便是十字路口。
假设,扎营围绕东西南北四向道路汇聚的路口展开,那么,营寨四向展开,营地长度就缩短了四倍。
而要是乃是六条道路汇聚的路口,在此扎营,营地长度就缩短集中了六倍。
营地集中了数倍,防御力自然大为增强,此一点,乃扎营地点选择之精要。
从扎营地点的,反之,则可反相推测,可推测出敌军扎营位置。
既然是,十字路口扎营最为稳妥,那么敌军主将扎营所在大抵必是在十字路口,由此反推,可以围绕十字路口等处布置包围埋伏。
其他路段设伏,能中者不过二三,于十字路口设伏,中者多至七八。
刘备想起当时与官军对峙,当时在皇甫嵩前路七十里长,只选十字路口在处设下前后数处埋伏,结果,皇甫嵩当真是选了十字路口,当真一头扎进埋伏中了。
想着想着,刘备就笑了。
简雍疑惑的转头看着刘备,他不知刘备因何突然站住不走了,还在那发笑。
突然,从中军帐走出一甲士,甲士走来,朝刘备拱手一礼,说到,“玄德公,军师请你入帐。”
回过神来,刘备朝军帐走去。
简雍都诧异了,不是说小军师已睡下了吗,再说,自己两人在外边都没出声,他怎知有人到了外边,莫非是有未卜先知之能。
是锤子的未卜先知之能,乃是,李孟羲早有交代,他交代了守夜士卒,但有个风吹草动,必须来报。
于是乎,刘备一群人离营地还远的时候,听到马蹄声,早有士卒把李孟羲叫了起来。
李孟羲本早就穿好衣服在帐中等着了,结果,等了良久,从帐中见,刘备跟傻子一样站外边也不往里进,哈欠连连的李孟羲只能派人把刘备叫了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