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身汉末,有些技术必须要研发出来,造纸术便是其一。
汉末的造纸术刚稳固了技术基础,但造纸技术还远未至成熟阶段,汉代的纸无论产量还是质量,远无法跟后来的唐宋相比。
而纸张又是如此重要,纸张乃是大兴教育和提高理政效率的重要工具。
造纸术的重要性在百术之首,其意义和重要性超过了所有军事技术。
所以,在忙完了酿酒术之后,这日,李孟羲又找来许多造纸匠人,准备开始造纸事宜。
汉代的造纸术,成熟的技术改进自蔡伦,记得历史课本上说,蔡伦用网树皮麻布等来造纸,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纸张得以普及开来。
问过一干匠人,匠人们的造纸方法,跟蔡伦纸的方法无甚区别,匠人们也都说用麻或者树皮破布来造纸。
收集了匠人们的方法,整理得造纸术流程大抵如下。
第一步,将生麻沉到塘底,泡个一年半载捞上来。
第二步,将泡好的麻拿铡刀铡碎,铡成碎末,然后放大瓮里煮,一煮便是好几天。
第三步,浆煮好之后,拿一个薄纱网,把浆滤一遍,只留下浆水,其他的杂物滤掉。
第四步,浆水倒入一个大槽里,再拿一个木框纱网去抄浆水,抄上一层浆水之后,就端起放一边,等晾干揭下来,就是纸了。
蔡伦纸的酿造流程李孟羲已了解清楚了,他大致明白了原理,造纸核心过程,其实就两步,第一步,把麻或者麻布或者树皮等植物的东西,打碎熬成浆,然后把浆弄薄薄一层,等着干了就成了纸。
原理如此,不难理解。
然而蔡伦纸的第一步程序,李孟羲就有些不明白了。
匠人们所说,得把生麻泡水塘里泡一年两年再捞出来。
这不是一个月半个月,是一年两年啊,工期长的过分。
李孟羲皱眉,问向一众匠人,“为何要把麻往池塘里泡?还得泡一年?少泡些时候不行吗?”
“不能,泡的不够时候,麻就煮不烂,出不来浆。”
“对!泡的时候越长越好。”
……
匠人们的意见一致,都说麻必须得泡水里。
李孟羲皱眉再问,“那……树皮呢?麻布呢?鱼网呢?也得泡水里?”
匠人们便笑了,“麻布不也是麻?鱼网不也是麻?也是得泡,树皮泡的还得时候长呢!”
好了,问完了,人家造纸匠人说,造纸的话,必须得把材料经年累月的泡到水里,不泡够时候,决计造不出纸。
李孟羲迷茫了,他想不通,为什么非要将麻往水里泡?其中原理是什么?
是要把麻泡软?
可也不对啊。
如果是把为了把麻泡软,那何不直接煮呢,要知,水一煮,煮的时间长了,什么植物结构都得煮成糊糊。
然而匠人说,不泡就没办法造浆。
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李孟羲,只好先草草的将造纸匠人们编在一起成立了新的一营,造纸的营,自然就是【纸】营这个简单明了的名字。
接着,李孟羲发给匠人们一些生麻鱼网破布之类的材料,让匠人们自己个找地方沉塘去。
按匠人们的造纸流程,只要这些生麻鱼网破布之类的啊沉到水塘里,然后,一年两年之后,就可以造纸了。得等一年两年之后……
李孟羲回到了城主府,他坐在门槛上,看着院子里的纷扬的雪发呆。
不知过了多久,小砖蹦蹦跳跳的回来了,到了中午了,学堂下课了。
小砖一回来,看见哥哥坐在门槛上,小砖欢快的跑过来,也坐在门槛上,挨着李孟羲坐下。
然后,小砖开心的说着上午学的东西,哇啦啦的说了一大堆。
突然,小砖停下了。
小砖身体前倾,侧过头,盯着李孟羲看了一会儿,“哥哥。”
“嗯?”李孟羲看了过来。
“哥哥,你是不是不开心吗?”小砖关切的。
“没有啊?”李孟羲迷茫的看着弟弟,他不明白弟弟为何有此一问。
“那你为什么,就这样。”小砖学着李孟羲,做了一个皱眉的样子。
小砖学的可像了,一下就把李孟羲逗笑了。
“哈哈!”李孟羲抬手摸了摸弟弟的小脑袋,“哥哥在想事呢,好郁闷奥。”
李孟羲说是在想事情,小砖便一副懂了的样子。
“那哥哥,你在想什么吗?”小砖过来抱着李孟羲的胳膊,奶声奶气的问。
“哥哥在想,为什么造纸的时候,要把麻往水里泡呢?”说着,李孟羲笑笑,捏捏弟弟的脸,“你说,为什么?为什么要泡水?”
小砖认真的想了想,“是洗澡吗?”
“哈哈,不是洗澡。”李孟羲乐了。
“那,是不是要喂鱼吗?”
“也不是。”李孟羲笑得更开心了。
麻泡到水里,跟喂鱼没关系,肯定没关系。难道说,麻之所以泡水里,是因为池塘里的鱼把麻的皮吃了,然后麻才容易熬成浆?
怎么可能是这样,先不说鱼吃麻不吃,就算鱼真吃麻皮,那何不直接手工把皮扒了,何必靠鱼。
跟鱼没关系,麻也好,树皮也好,泡水里,肯定不是为了让鱼去吃。麻和树皮不在鱼的食谱之中。
几乎没有动物会以麻和树皮为食,除非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才会吞噬树皮里的微生物,就比如,蘑菇会长在树皮上。
微生物……
突然一下,李孟羲灵感便立时来了。
微生物!
难道说,麻往池塘泡,是因为微生物吗?是因为微生物把麻这类植物中的某些物质分解掉了吗?然后,某些物质分解了之后,麻也好树皮也好,才能熬成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