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长孙皇后,也被深深震撼!
阴妃那是隋朝旧臣之后,听到李佑这诗,立马想到...当初隋朝若是能体会民间百姓疾苦,恐怕也不会亡国!
长孙婉儿、崔雅则是痴迷的看着李佑,能嫁给如此才华的夫君,她们何其有幸啊!
见大殿当中,安静得能听到人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李佑明白自己这波被迫装逼很成功!
为什么是被迫呢?
其实以李佑的性格,根本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做这些事情,之所以这样做,完全就是想要彻底结束这场纷争。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佑当即朗声道:“我大唐若想要繁荣昌盛,必须不拘一格降人才!”
“世家子弟有才需用之,寒门子弟有才更要用之!”
“文人是人才的一种,也最具有代表性,因此在对文人的应用上不应该有世家、寒门观念!”
有了之前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铺垫,再加上这一番话,足以震耳发聩!
最先反应过来的,便是李世民,“哈哈,佑儿此诗、此言深得朕心,朕也相信这也是最符合诸位心中所想,符合天下百姓所期待!”
“若是文人才子没有兼济天下之心,只想自己,徇私舞弊、党同伐异,大唐根本没有未来,跟别说创造盛世!”
李世民的话,大多数还是对着崔诚说的。
此刻崔诚也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歌所震撼,久久无法自拔,听到李世民的话,不禁叹息道:“太子殿下所言高深,所虑深远,老夫所不能及!”
接着又对着长孙无忌道:“还请齐国公海涵,老夫刚刚的确是错了!请原谅老夫的傲慢与偏见!”
“日后别的世家子弟,我管不着,但只要是我清河崔氏子弟,朝廷只管调度安排,我绝不发一句牢骚!”
此话一出。
就连已经上头的长孙无忌都愣住了,酒也醒了!
靠!堂堂清河崔氏家主崔诚居然向我道歉了!
那还等什么,赶紧借坡下驴啊!
其实他早就有些后悔和崔诚硬刚了,毕竟世家门阀对于大唐官场、文人影响巨大,他又是吏部尚书,一旦世家门阀鼓动官员、文人闹事,他这个吏部尚书便算是做到头了,即便李世民想保他也很难!
所以见到崔诚主动道歉,长孙无忌赶紧回应,“崔家主说笑了,您是长辈,德高望重,有意见很正常,晚辈本应该虚心听取的!”
“刚刚也都是喝了几杯酒,说的胡话,还请崔家主万万别往心里去!”
“还是太子殿下说得对!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等文官需都有这样的愿景目标才行啊!”
安康公主听完长孙无忌的话,颇为童真的问道:“太子哥哥,你刚刚说的是文官的愿景,那武将的愿景有是如何呢?”
嗯!??
李佑没好气的看向安康。
【这妮子不是再给咱找事么?】
【好不容易安抚了长孙无忌、崔诚两个,你又来!!】
【咱要是不说,到时候程知节、尉迟恭那几个憨货估计又要闹事,说咱重文轻武!】
【重文轻武可不行!】
【虽说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靠文臣,和平时期武将就不重要?呵呵,你要是想像宋朝那样挨欺负,那你就别管军备!】
李世民听到李佑的心里话,也跟着嘀咕起来。
宋朝?
佑儿都提了好几次了,不知道是那个国家!
不过有点佑儿说得很对,和平时期武将也很重要,就好比人富裕起来了,就会有恶人打主意,这个时候自己一定要有实力保护自己的财富!
那武将该有何愿景呢?
李世民不禁期待起来!
“咳咳,佑儿,朕倒是觉得安康问得很对,既然你都说了文官的愿景了,不妨也将武将的愿景说说,也好让大唐文臣武将明白各自肩膀上的责任!”
李世民一开口。
原本都不敢说话的,武将二代也纷纷开口。
程处默:“太子殿下,您就说说吧,自从国家越来越强盛,我父亲有些时候会感到很迷茫!”
尉迟宝琳:“太子殿下,我父亲也有这种困扰,有些时候他还对着天空发呆,说要带我们会来家种地去!”
【哎——氛围都烘托到这里了,咱要是不说两句,肯定是不行了。】
李佑点点头,“再拿纸笔来!”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军旅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和之前书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畅快豪迈不同,李佑再写《梅岭三章》的时候,浑身却是透着千军万马的气势!
仿佛此刻有万千军马在现场演练!更是透着萧杀之意!
不禁让现场的人惊出一身冷汗!
薛仁贵、独孤谋守在大殿外,此刻听到这首诗,一时间血气翻涌,恨不得提枪上马,前往战场厮杀个千百来回!为国开疆拓土!
而殿内,程处默、尉迟宝琳等武将二代此刻也是热血沸腾,双拳紧握,似乎都下去之后,他们便要奔赴沙场!建立军工,为国守边!
崔诚踉跄着坐下,长孙无忌似乎是想到了当初驰骋沙场的光辉岁月,楞在原地!
“好!好!好!”
“好一个‘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好一个‘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