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田信也就只是留了一个中队,随时提防着无名高坡上四连战士们的突袭。
剩下的主力全部放在两侧翼的防守之上。
……
内田大队两侧翼的后方,四团的几位营长正拿着望远镜,观望着前方的战局。
眼见前方冲锋部队拉开散兵线之后,突进到日军两百米射程之内,鬼子依旧没有展开火力进攻。
一营长顿时大喜。
“这狗日的小鬼子,果然让团长猜中了……”
他紧接着冲着通讯兵下达命令:
告诉炮兵部队,进攻主力突进到日军防御工事一百米范围之后,立刻对日方工事展开炮轰!
“是!”
时间迅速推移。
双方的喊杀声愈演愈烈。
随着快速冲锋的步伐,从内田大队两侧翼突进的独立四团三个营的主力,迅速接近到离了日军工事不足一百米范围之内。
“吆西,开火——”
望见这一幕的内田信也,兴奋地下达了命令。
他似乎已经预测到,自己马上就可以看到屠杀八路军的那令人异常期待一幕了。
轰隆——
而几乎就在内田信也的命令刚刚下达,日军的轻重机枪刚刚开火的同时。
大量的炮弹从两侧翼的后方不断地砸了过来。
一片轰鸣声中
日军的防御工事上,阻击火力暂时受到了压制。
尽管内田信也早就考虑到八路军进攻时会利用火炮进攻,毕竟这中条山的独立四团装备精良,远超过普通的八路军作战部队。
他们的手上甚至拥有相当数量的火炮。
这个情况日军是很清楚的。
所以内田信也此刻选择的防御工事也是相当有讲究的。
这个老鬼子甚至选择了一处土坡的棱角,作为反斜面,可以挡住独立四团的直射火炮,遮蔽曲射火炮的打击视野。
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独立四团的炮火打击效果。
看着基本上都在反斜面的外侧爆炸的炮弹,内田信也的嘴角再次挂起了讽刺。
他在心底松了口气,原来这就是八路军的手段!
趁着冲锋部队吸引注意,后续再以炮火辅助进攻。
这倒是打破了日军炮兵轰完步兵再冲的死板战术。
而是反过来,步兵冲完炮兵再轰。
然而,并没有什么作用,八路的火炮进攻手段,效果十分有限。
后方四团前沿指挥所。
站在隐蔽的指挥所,借助居高临下的土坡,观望着前方战局的王怀宝,自然看出来眼下的火炮进攻并没有对日军造成太大的打击。
他也压根就没有指望这一轮炮轰就可以解决一支关东军大队。
真要是那样,这场战斗也太轻松了。
“传令炮兵部队,不惜炮弹消耗,继续对日军工事,特别是敌军机枪阵地进行炮火压制,一口气把咱们的冲锋主力,送到鬼子工事50米范围之内。”
这无疑是大胆的命令。
四团后方构筑的炮兵阵地,离日军工事足有四五百米的距离。
在如此距离的炮火打击下,步炮协同距离甚至拉近到50米之内。
这对正在发起进攻的步兵战士们的心理是极大的考验。
对于后方展开炮火进攻,掩护步兵的炮兵战士们同样是巨大的考验。
因为如此近距离的步炮协同,危险性实在太大了。
稍微出点差错,炮弹或许就不是落在鬼子的头上,而是落在自己的队伍头上。
可以说,战士们是冒着被己方炮弹命中的风险,发起的协同进攻。
局势快速的演变之中。
正在指挥部观战的内田信也,嘴角挂着的讽刺很快就凝固在脸上。
他终于恍然大悟,意识到这支八路军部队进攻战术的疯狂。
构筑在后方几百米外的炮兵阵地。
步炮协同的配合距离,竟然敢放近在50米之内。
40米……
30米……
八路军自己的炮弹,甚至就在冲锋的八路军战士们二三十米外的距离炸响。
“混蛋,这些该死的八路,他们疯了不成?”
内田信也的脸色终于变了。
他看出来了。
这些八路军哪里是打仗来了?
这分明是拼命来了。
步兵几乎就跟在己方炮弹的屁股后面发起进攻,飞射的炮弹的破片,甚至有不少直接将后方紧贴着的八路军步兵击伤。
可冲锋的两翼八路军战士们,竟是对此恍若未闻,依旧朝着炮弹炸响的日军工事猛攻。
冲锋的脚步没有丝毫的迟疑。
这是怎样一支不怕死的部队呀!
疯子,简直是一群疯子!
内田信也看出了敌方八路军指挥官的意图。
这是要借助疯狂的步炮协同,在炮火停歇的那一瞬间。
前锋部队直接突破他大日本帝国的防御工事,短兵交接。
这种打法完全是一副拼命的架势。
急了眼的老鬼子内田信也,连忙下达了反攻的命令,又命令己方并掷弹筒兵,朝着敌方开炮。
只是局势迅速演变之下,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接近到甚至不足30米的距离。
炮弹爆炸后的硝烟还笼罩在日军工事上,暂时阻碍了视野。
日军掷弹筒最短射程远在50米之外。
根本不能打击到近在眼前的八路军战士们。
鬼子只能被迫取下身上的手雷,尝试朝着冲锋的八路军战士们投掷,希望阻拦八路军进攻的步伐。
可惜,双方的距离实在太近。
再加上独立四团的进攻战术非常成熟。
战士们在进攻时是拉开散兵线,然后呈现小范围的三人一组进攻,大范围的三三制进攻模式,将散兵线突击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